“桃子采收后,其葉片制造的剩余養分就轉向供給枝干,促進枝干加粗、組織成熟及營養物質的積累,為來年花芽分化創造更好的條件。這一時期要管理得當!6月10日,瀘州市納溪區龍車鎮鼓樓村種植基地,農技員鐘健給正在為桃樹施肥的工人現場指導管理技術,以確保來年桃樹增收高產。
整枝修剪
采果后,多數葉片已經老化,不利于花芽形成。因此采后應進行樹冠更新,即根據樹形要求重新確定主枝,將原來的骨干枝回縮到新的主枝部位并調整主枝角度,同時疏除競爭枝,保持主枝單軸延伸;不留輔養枝,若有空間可將輔養枝培養成枝組;將結果枝組回縮到基部有一二個分枝處,或全部疏除,重新培養;中心干回縮到距地面1.5米—1.8米有分枝處;主枝剪留1/2—2/3,使適當分枝;所留枝梢一律剪留25厘米—30厘米。
修剪最好分二次進行。第一次在采后馬上進行,僅疏除大輔養枝、競爭枝和直立大枝,適當短截主枝、中心干和大枝組,其他枝不剪,多留枝葉養樹。10天—20天后,根據樹體生長狀況再作進一步調整,防止一次性重剪影響樹體發育。
清園消毒
結合整枝修剪要對桃園進行清理,即將枝、葉、果以及雜草徹底清除,遠離桃園燒毀,切忌埋入樹下。同時每畝用石灰50公斤—60公斤撒在地面,對土壤進行消毒滅菌,也可以用“1度石硫合劑”500倍—800倍液噴主干、主枝,有利防病滅蟲。
施肥壯樹體
采果后,結合果園中耕除草進行施肥,施肥量要因樹而異。對結果多、樹體養分消耗大的桃樹要早施、重施,一般3年—5年生的初果樹,株施土雜肥150公斤—200公斤、尿素0.5公斤、氯化鉀0.5公斤—0.75公斤、過磷酸鈣1公斤—1.5公斤;6年—15年生的盛果大樹,株施土雜肥300公斤—600公斤,化肥(復合肥)用量按每產10公斤桃施入1公斤計算。
施肥采用環狀或放射狀,深度50厘米左右。(李鎮康特約通訊員 周超文 文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