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水田種植的大棚藤菜再生能力極強,經濟效益相當高,畝產量均在3000公斤以上,銷售時間從4月下旬到10月下旬長達6個月,畝收入可高達1.5萬元。但早春大棚水藤菜要獲高產和高回報,防寒和相應的管護技術也必須跟上!3月2日下午,在瀘州市納溪區新樂鎮大河村早春大棚水藤菜種植大戶唐偉的田邊,新樂鎮農技站技術人員現場給唐偉講起了大棚藤菜的種植管理技術。
注意防寒
藤菜耐肥耐熱,喜歡高溫潮濕的栽培環境。不耐寒冷,遇霜凍莖葉枯死。大棚栽培時光照條件十分重要,對棚膜保溫保濕及透光要求高,采用厚0.06厘米—0.08厘米的白色透明高保溫防老化薄膜效果最佳。但如遇惡劣的持續低溫天氣,可以采取保溫措施讓損失降到最低,其方法就是對大棚覆蓋雙層薄膜,或采用大棚加小拱棚雙層地膜來保溫育苗,且大棚四周要蓋嚴實,不讓冷風進入,并且要掏廂溝放水,讓大棚里氣溫一般維持在12℃以上,以滿足藤菜的發苗所需。一般情況下,有水的大棚里的溫度與沒有水的大棚的溫相至少相差3℃。
重施基肥
水藤菜是多次采收的表速生型葉菜,分枝力強,不定根發生多,栽培密度較大,需肥量大,耐肥力強。在大棚栽培前40天和栽培前10天,需重施基肥,分兩次先重后輕,每畝可先施腐熟肥2000公斤,后再施畜禽肥1000公斤,施入后將水田犁耙兩遍以達到與泥土混均勻,增強泥土的肥效后勁,讓藤菜鮮嫩產量也高,苗子不早衰。
科學定植
應選擇莖稈粗壯、稈色綠、節間密、無病蟲害的優質種藤,2月下旬開始播種定植。定植時把已出芽的種藤整齊地橫向平放在大棚內的廂面上,用稀泥固定種藤。再在上面覆蓋1厘米厚的細渣肥,但不要將幼芽全覆蓋。
適時煉苗
在3月中下旬藤菜芽長到10厘米左右,選晴天在上午9時后揭地膜兩頭,在下午6時后又把它蓋好。一天揭一部分,3天—5天內蓋的地膜全部揭開,達到煉苗的效果,然后用遮陽網覆蓋,達到降溫和擋雨的作用,以免藤芽受到損傷。
防治病蟲
栽培前要進行種藤和土壤消毒殺菌,種藤用25%的多菌靈400倍液,土壤消毒殺菌可提前10天—15天用40%的福爾馬林50倍—100倍液進行噴霧,并密閉大棚5天—7天,然后敞棚讓氣味散盡。大棚藤菜病害主要有苗期猝倒病、灰霉病及白銹病、葉斑病等,一般采用97%惡霉靈2500倍—3000倍液,50%撲海因可濕粉l000倍—l500倍液,50%甲基托布津苗500倍液等進行噴施。
大棚藤菜蟲害主要是螨類、紅蜘蛛、斜紋夜蛾,可用克螨特1000倍或卡死克1500倍噴霧防治,幼蟲期防治效果最佳。注意用藥安全間隔期,每茬用藥不能多于2次,宜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捕斜紋夜蛾。
分批采收
采收是早春藤菜栽培的最后一個環節,一般播種后35天—45天,當藤菜植株生長到35厘米高時應及時采收。因為藤菜的莖部比較細長且脆弱,采收時不要將其從莖部中段弄斷。此外,藤菜的采收要綜合考慮其營養狀況與生長周期的長短,要避免出現時間過長致使藤菜口感老化的現象。采收時要分時間段、分批次進行,以保證藤菜在早春大棚里經過高產培育后更加新鮮翠綠、營養健康。(馬光焱特約通訊員 周超文 文/圖)
(編輯 鄧斯淇 責任編輯 賴武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