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民正在學習放蜂技術。
“腫腿蜂是天牛類害蟲幼蟲及蛹期的天敵,能沿蟲道找到天牛幼蟲及蛹,并通過自身產卵吸取天牛幼蟲、蛹的營養而導致其死亡,達到防治效果……”近日,在瀘州市納溪區護國鎮朝陽村的一片松樹林里,該鎮林業站站長劉東北現場為村民講解腫腿蜂防治松褐天牛方法。劉東北說,目前管氏腫腿蜂在防治林木天牛等蛀干害蟲方面得到廣泛運用,因為蛀干害蟲主要危害樹干,隱蔽性很強,利用傳統的防治方法費工費力且防效差,而利用管氏腫腿蜂進行防治不僅效果顯著,而且省工省力。要點如下——
把握溫度濕度
溫度和濕度對管氏腫腿蜂的寄生效果影響顯著。溫度在24℃—28℃、濕度在60%—70%時,管氏腫腿蜂最活躍。放蜂時應選擇天牛幼蟲還沒有化蛹之前進行,放蜂前應注意近期的天氣,選擇在近期無雨、風小、氣溫在25℃左右,相對濕度在70%的晴朗天氣放蜂,放蜂時間為9∶00-11∶00或15∶00-18∶00,以保證蜂群的寄生效果。田間防治應按天牛種類和蟲齡選擇合適的放蜂數量,一般管氏腫腿蜂的放蜂量為蟲蜂比1∶(1—1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