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在長寧縣梅白鎮五糧液釀酒專用糧生產示范基地,沉甸甸的高粱穗隨風飄搖,一片片高粱熟了紅了;雪白的鮮竹蓀和剛出土的竹蓀蛋長滿林間,在高粱地里來回穿梭,忙碌采收的村民笑了樂了。
2018年以來,宜賓自然免耕研究所和長寧縣農業農村局聯合實施“院士科技文化與鄉村振興融合示范項目”,在梅白鎮五糧液釀酒專用糧生產示范基地,利用侯光炯院士學術思想和科技文化成果,通過實施有機培肥+免耕壟作+全面覆蓋+糧經套種等綜合技術措施,實現保持水土,培肥土壤,提高糧經作物產量產值的目的。
今年,500畝示范基地高粱收到平均畝產381.85Kg的好收成;其中高粱套種竹蓀模式收獲畝產高粱363 Kg(產值1597.2元)、干竹蓀148Kg(產值26640.00元),實現單季畝產值28267.20元,大幅度提升生產效益。
示范基地通過技術創新和示范應用,對坡耕地土壤進行微地形改造和培肥,實施免耕壟作、稿稈覆蓋、復種套作等綜合技術,不僅能保持水土,培肥土壤,提高產值,增加收益,還能避免焚燒稿稈,減少農業面源的污染。
(編輯:鄧斯淇 責任編輯:賴武明)